[1] 李鹏飞,米建春,DALLY B B,等. MILD燃烧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 41(2): 135-149.[2] 崔玉峰,吕煊,徐纲,等. 无焰燃烧模型燃烧室动态特性分析[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0, 40(9): 1044-1051.
[3] WEBER R,SMART J P, KAMP W V.On the (MILD) combustion of gaseous,liquid,and solid fuels in high temperature preheated air[J].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05,30(2):2623-2629.
[4] 代朝红,温治,朱宏祥,等.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上)[J]. 工业加热, 2002(3): 14-18.
[5] 代朝红,温治,朱宏祥,等.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下)[J]. 工业加热, 2002(4): 11-16.
[6] 黄锦耀,严诗伦,陈朝阳. EGR对二甲醚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39(1): 24-28.
[7] 蒋绍坚,彭好义.高温空气燃烧新型锅炉及特性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00,15(4):348-351.
[8] TSUJI H,GUPTA A K,HASEGAWA T,et al.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from energy conservation to pollution reduction[M].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3.
[9] 孟庆新.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隧道窑中的应用分析[J]. 耐火材料,2015, 49(2): 156-160.
[10] 陈小娟,蒋继锐. 无焰燃烧技术在环形套筒窑中的应用[J]. 耐火与石灰,2012, 37(6): 10-12.
[11] 余跃,温治,楼国锋,等. 无焰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J]. 金属热处理. 2012, 37(10): 65-70.
[12] 王昆,臧鹏,邢双喜,等. 基于驻涡稳定的无焰燃烧室实验研究[J]. 燃气轮机技术,2014, 27(3): 14-18.
[13] 臧鹏,张克舫,崔玉峰,等. 基于凹腔驻涡的无焰燃烧室数值模拟[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 33(9): 1615-1618.
[14] 毛艳辉,徐纲,房爱兵,等. 燃气轮机无焰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J]. 热能动力工程,2011, 26(5): 501-506.
[15] 王爱华,蔡九菊,王连勇,等.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进展与应用[J]. 中国冶金,2006(8): 1-5.
[16] 王蓓蓓,李雅超,赵盛楠,等.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交易关键技术[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 43(14): 53-64.
[17] 韩中合,祁超,向鹏,等. 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益分析及综合评价[J]. 热力发电,2018, 47(2): 31-36.
[18] 金红光,隋军,徐聪,等.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 36(12): 3150-3161.
[19] 刘满平. 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3(12): 13-16.
[20] 徐建中,邓建玲. 分布式能源定义及其特征[J]. 华电技术, 2014, 36(1): 3-5.
[21] 熊超,程小矛. 分布式能源梯级利用:钢铁工业“十二五”节能的重要方向[J].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11(6):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