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RY:黄河流域人水关系
发布人:bianw 发布时间:2025/8/21 11:25:34 浏览次数:186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历来都是我国发展关注的重要区域。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忧患之河,协调好黄河流域人水关系,实现人水和谐共生,是新时代黄河治理的迫切需求。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水资源是最大的刚性约束,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召开座谈会时进一步强调:要全方位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再次指出: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细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举措,健全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科学配置干支流水资源。此次会议还提出:黄河流域要精心做好“人水关系”这篇大文章。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联合基金,启动了一大批重点项目。
一、征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黄河流域人水关系”(Human-water relationship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HWRY)专栏,旨在搭建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安全保障、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水沙调控、洪涝与干旱防治、人水关系调控以及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演变与和谐共生等领域的交流平台,促进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围绕黄河水问题治理的科学问题、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和学科发展等进行开放式研讨。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一直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欢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联合基金项目组等相关国家级项目组投稿。要求第一作者是项目的学术骨干。
二、投稿方式
请登录《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网站,投稿时请在系统页面题名处标注“HWRY:题名”,上传论文文件时论文题名中不需要加“HWRY”,按要求提交。论文首页页脚处注明:基金项目(必须提供)以及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籍贯、职称、学历、研究方向、E-mail、电话。稿件将采用绿色通道,优先审稿,优先发表。
三、重要事项 1.第一季征稿截止时间:2025年12月31日
3.发表时间:第一季2026年4月到6月,知网优先发表。第二季待定……
4.投稿模板: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投稿论文模板
5.注意事项: 投稿时先上传论文,题名自动提取后,请在"中文标题"处,添加" HWRY:题名”。
6.联系电话: 0371-67781276、67781277
四、栏目主持人 第二季征稿截止时间:待定……;第三季……
2.投稿网址:http://gxb.zzu.edu.cn3.发表时间:第一季2026年4月到6月,知网优先发表。第二季待定……
4.投稿模板: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投稿论文模板
5.注意事项: 投稿时先上传论文,题名自动提取后,请在"中文标题"处,添加" HWRY:题名”。
6.联系电话: 0371-67781276、67781277
1.左其亭(郑州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简介: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院长、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水循环模拟与水环境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CWRA)副主席、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UK-CARE)联席主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和青年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基础科技专项课题1项以及其他研究项目51项,出版学术专著21部,发表学术论文560余篇。 

2.李强坤(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简介: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特聘学部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首席科学家,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双聘专家,黄河流域农业及农村水利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水利学会流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河南省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水资源规划与配置、生态水文与环境水文等方向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专项基金及国家水专项等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代表性成果获得各类学术奖励10余项。


3.孙素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简介: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正高级工程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水网研究人才创新团队成员。 长期从事于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利规划与战略研究、江河流域水量分配、重大水利工程方案咨询等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全国现代灌溉发展规划、全国主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区域水安全保障规划等数十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制技术规范与标准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4项,3项技术入选《水利部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名录》。


4.吴杰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教授,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双创博士”)、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中国委员会地表水分委会委员、国际水资源学会中国委员会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专委会委员等。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等10余项,参编英文专著2部,登记软著/专利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Hydr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5.管新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负责人)。简介: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安全与水资源调控研究所所长,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兼任河南省水土保持学会理事、河南省水力发电学会水利动能经济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项、以主要完成人的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水利部水资源费项目以及其他研究项目28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6.张金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负责人)。简介: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毕业,曾往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访学一年。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计划获得者,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主要成员,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水利部及世行等多项其他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荣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厅级奖励多项。出版教材与学术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7.翟家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负责人)。简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正高级工程师,郑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外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委会委员。 主要从事分布式水循环模型(WACM)的研发与应用、流域水资源评价与演变预测、农业节水潜力评估、区域干旱评估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任务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6部,授权发明专利23项,5项技术入选《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等,获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