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须知
一、宗旨与内容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以追踪国内外工程科学前沿,关注工程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推动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工程科学发展和工程科技进步为宗旨,报道工程科学领域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本刊主要刊登计算机科学技术、机械工程、自动控制技术、水利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化工与材料工程等以及交叉工程科学领域的科研论文。
二、论文格式要求
1. 论文应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基金项目、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项内容。
2. 作者简介含: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份、职称(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E-mail。并附上联系电话及详细通信地址。
3. 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2个字,确需超长表达时,可采用副标题形式。
4. 中文摘要以400字左右为宜,应能脱离全文阅读而不影响理解,直接阐明研究目的、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突出论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性,排除常识性内容及自我评价的论述,避免在摘要的第一句话重复使用题目或题目的一部分。引言中的内容不宜放在摘要中。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可参考EI收录期刊的英文书写规范。
5. 关键词以3~8个为宜,为能准确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名词。
6. 引言应简要回顾论文所涉专业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扼要介绍相关研究背景,明确给出本研究的目的、创新点及需解决的问题,交代采用的方法及技术手段等。
7. 结论应对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予以总结,可简单预测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或应用前景等。避免出现参考文献中的研究内容。
8. 参考文献著(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报告、文献等请勿列入)按照GB/T-7714-2015著录,并在正文中按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1],[2],[3]等一一标引。著录外文时,外文文献作者一律著录为姓前名后,姓的所有字母均大写,名的缩写首字母用大写,不加缩写点,例如:ZHANG Y M;如著者为4人及以上,只著录3人,后加“等”或“et al.”。
9.图表要求
(1)图、表须有中英文名称和编号;图片中的英文变量为斜体,6号字;表格用三线表;单栏图图幅宽不超过16 cm,双栏图图幅宽不超过8 cm。
(2)图一般随正文出现,先见文字后见图,应在文中图的出处标明见图*。每幅图都包括中英文图序和图题两部分,图序、图题居中排印在图下方,二者之间空1个字距,格式为:“图1(2,3…)”和“Figure.1(2,3…)”。
(3)有坐标系的插图,纵横坐标上均要有刻度、对应的物理量、单位和数据。坐标中物理量名称以及图中释义一般用中文标示。图题字用小五号宋体,图中字一般用6号宋体,也可酌情用小6号宋体。
(4)文中首次出现的物理量符号、专业术语符号等均应加注释义。
10.字体要求
正文用5号宋体双栏排版,具体可参照本刊稿件模板。文稿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变量用斜体,矩阵、向量、矢量、集的符号用黑斜体,常量、运算符号及单位等符号用正体。
三、注意事项
1.投稿稿件必须为原创作品,未在任何国内外官方刊物上发表过。本刊严禁同时向多个期刊投稿、重复投稿相同内容、以不同语言投稿相同内容。如果发现上述任何行为,稿件将立即被拒绝。此外,作者的附属机构以及相关学术领域的其他期刊也将收到通知。违规作者的后续提交将不予考虑发表。
2.本刊只接受在线投稿,请访问本刊官网(http://gxb.zzu.edu.cn)首页的“作者登录”。如果您是新用户,请注册您的帐户。点击“投稿”并填写所有投稿信息和作者信息。投稿后,作者可以随时在稿件投稿系统中查看审稿流程的状态。
3.本刊所有稿件采用双盲式同行专家评议制度。
4.审稿周期约为90天。在此期间,作者不得将稿件提交到其他地方。有些稿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审阅。如果作者决定将稿件投稿给其他期刊或撤回稿件,请在进行前通知编辑部。如果编辑部决定接受稿件,将及时通知作者。
5.作者对稿件内容负责。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技术和文字上的修改,经作者同意,可以进行内容修改。
6.作者投稿时无需支付审稿费。如果稿件被录用,作者应支付论文出版费。出版后编辑部支付相应稿酬,并寄送两本样刊。
7.稿件收稿后,作者需签署《论文版权转让协议》、《作者贡献声明》和《利益冲突声明》,将文章著作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含文章网络版著作权)。
四、编辑与评审
1.评审流程
本刊实行双盲式同行专家评议制度。投稿后,编辑部先进行初审,编辑部依据学术质量公正选稿,若稿件原创性不足、存在严重的科学或技术性缺陷、缺乏有价值信息或不符合范畴,将直接拒稿。通过初审的稿件至少送两位审稿人,作者需根据审稿意见修改并按时提交修改稿,终审由主编或副主编决定是否发表,稿件需通过三审流程方可正式出版。
2.学术不端行为政策
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期刊编辑部使用CNKI开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查系统”(AMLC)检测论文。对抄袭、剽窃、伪造数据、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情况的认定,由期刊编委会讨论决定,一旦发现上述现象,经核实将立即退稿。如论文已在我刊发表,对于抄袭、伪造、重复发表等论文,我刊将刊登关于该文撤稿的声明,并向作者所在单位进行通报。本编辑部2年内不受理该作者的稿件。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违规者自负。署名不当、利益冲突未披露等其他类型的学术不端,一经查实,视具体情节,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指南进行处理。
3.申诉与反馈
(1)申诉:如果作者对审稿意见或结果有异议,可向编辑部提交书面申诉,并发送到期刊的电子邮箱。作者必须对每条审稿意见做出详细解释。编辑部将及时审查申诉并向作者提供反馈。请注意,每篇稿件通常只能申诉一次。
(2)反馈:如果作者或读者对本刊发表的文章有任何意见或反馈,或对我们的审稿流程或出版伦理政策有任何看法,请随时将您的意见发送到我们的邮箱。编辑部将尽快处理并提供适当的反馈。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积极参与对本刊的监督和反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利益冲突
(1)作者:作者应承诺所提交的论文中没有任何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尤其是知识产权)的内容。此外,作者还应明确声明与其他人或组织之间不存在可能对其工作产生不当影响的经济和个人关系。如果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作者必须以适当的声明告知编辑部。
(2)审稿人:如果审稿人无法提供评审意见或与作者存在利益冲突,则应退出评审过程。
(3)编辑:编辑只根据稿件的学术价值及其与期刊范围的相关性进行评审。如果编辑有利益冲突,或其关系与正在审议的文章有潜在冲突,则应回避编辑决定。
5.更正和撤稿
(1)更正:如果发现已发表的文章存在非故意的科学错误,但对文章的结果和结论影响不大,编辑部会尽快在期刊上发布更正通知。该通知将详细说明对原文所做的修改,并注明文章来源。期刊将发布文章的更正版本,说明对原文章所做的所有修改,并注明更新日期。早期版本也将存档,供读者查阅。但在引用文章时,只能引用最新版本。
(2)撤稿:如果发现发表的文章存在重大科学错误,导致结论和结果不可信,期刊将撤销该文章。此外,如果文章涉嫌学术不端行为,如剽窃或捏造数据,编辑部将进行调查并向读者发布声明,详细说明文章的相关风险。调查结果将在调查结束后公布。如果学术不端行为被证实,编辑部将撤回文章并发布撤回通知。
五、开放获取与版权
1.开放获取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自2018年起转为完全开放获取期刊。本期刊所有内容均遵循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NoDerivs 4.0 International(CC BY-NC-ND 4.0)许可协议发布。自 2018年至今在官方网站(http://gxb.zzu.edu.cn)上发表的文章永久免费向读者开放,允许用户阅读、下载、复制、打印、搜索、获取文章全文链接或将其用于其他合法目的。
2.版权声明
作者需签订《论文版权转让协议》,自愿将论文整体以及附属于论文的图、表、摘要或其他可以从论文中提取部分的全部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权利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同时编辑部有权将上述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许可给第三方使用。本刊使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Creative Commons),允许第三方用户按照署名 (BY)-非商业性使用 (NC) 4.0-禁止演绎 (ND) (简称CC BY-NC-ND 4.0) 的方式,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本作品。
3.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本刊鼓励作者分享研究数据,如原始数据、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等。作者还可以分享研究中使用的软件、代码、模型、算法和其他材料。作者可以将共享的数据或材料上传到开放存储平台(科学数据库),并在论文末尾提供链接。
六、联系方式
电话:0371-67781276,67781277
电子邮件:gxb@zzu.edu.cn.
投稿官方网址:http://gxb.z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