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组份聚氨酯(single-component polyurethane,PU)是一种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NHCOO—)的胶黏剂,能常温固化,完全固化后是一种特殊的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1],可代替传统沥青结合料作为路面混合料的胶黏剂[2]。由于聚氨酯完全固化后弹性好,应用到路面中可使路面的弹性更好,使汽车行驶更加舒适,起到减震的效果;聚氨酯各种力学性能优异,路面混合料可以采用更高孔隙率,孔隙率提高可以吸收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音,起到降噪的效果。
单组分聚氨酯是一种反应型胶黏剂,其与集料的黏结特性随固化时间的增加逐渐变大[3],现有成果主要针对双组份聚氨酯的化学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Olejnik等[4]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一种快速固化的复合型聚氨酯体系,根据自催化Sestak-Bergren方程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活化能和反应级数,成功地确定了3个主要反应,即聚加成反应、异氰酸酯解嵌反应和异戊酸酯基团的形成。Reegen等[5]研究了30 ℃下,芳香族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反应动力学,发现直到40%~50%的异氰酸酯基团消失之前,速率常数K都是恒定不变的。Smith[6]对双组份聚氨酯的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氨基甲酸酯反应的关键点为催化剂种类、醇中羟基的数量以及催化剂、醇和异氰酸酯相互作用对反应络合物几何结构的影响。
单组份聚氨酯的固化反应与双组份聚氨酯不同,更易受到湿度、温度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7]。其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使材料本身的黏结能力增强,而黏结特性是影响道路质量和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8]。目前,对聚氨酯黏结特性的研究较少,聚氨酯多作为改性剂或者结合料的一部分被应用到道路中。因此,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FTIR)、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对自然条件固化下的2种单组份聚氨酯反应敏感性官能团含量变化及拉拔、剪切强度进行了研究。
常用的单组份聚氨酯分为脂肪族和芳香族2大类,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在经历慢速光氧化后不易变色;相比于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单体,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单体由于苯环的共振稳定作用,具有更高的化学活性。目前,工业化生产中数量消耗最大的二异氰酸酯单体主要是2,4-TDI和4,4′- MDI,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等领域[9-10]。本文以TDI和MDI(分别代表芳香族和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记为PU-I、PU-II)为研究对象,研究单组份聚氨酯的固化规律和石料/橡胶-聚氨酯-石料/橡胶体系的界面强度。
石料采用玄武岩,因为玄武岩的表面粗糙程度高,对单组份聚氨酯的吸附能力强,混合料破坏时的抗剪切强度大。橡胶主要为废旧轮胎橡胶和杂品橡胶2大类,本文选用废旧轮胎橡胶。具体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原材料技术指标
Table 1 Technical index of raw materials
原材料技术指标实测值规定值石料橡胶压碎值/%24<26磨耗值/%25<28软石含量/%1.7<3吸水率/%1.4<2.0坚固性/%11<12针片状颗粒质量分数/%10<15粒径(>9.5 mm)/%8<12粒径(<9.5 mm)/%11<18相对密度/(g·cm-3)1.25<1.3邵尔硬度/%71>55弹性模量/MPa11.4>9.5
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研究单组份聚氨酯的固化规律,通过检测关键官能团含量变化跟踪整个反应过程,研究聚氨酯材料的固化规律;为了模拟路面长期服役过程中,路面受到车辆荷载作用后结合料与集料间的黏结状态好坏,采用拉拔、剪切试验研究聚氨酯与集料黏附体系的黏结力。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试件和拉拔、剪切试验试件都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固化,每天的最高、最低温湿度如图1所示,周平均温度为16.2 ℃;周平均湿度为40.9%。
图1 自然固化条件下温度和湿度
Figure 1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natural curing conditions
单组分聚氨酯是异氰酸酯(—NCO)与空气中水分(H2O)反应的产物。具体来说,异氰酸酯首先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NH—CO—OH),氨基甲酸酯易分解为氨基(—NH2)和二氧化碳(CO2)[11-12];所生成的氨基甲酸酯可继续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基(—NH—CO—NH—),如式(1)、(2)所示:
R—NCO+H2O→R—NH—CO—OH—R→
R—NH2+CO2↑;
(1)
R—NCO+R—NH2→R—NH—CO—NH—R。
(2)
为了研究聚氨酯材料的固化规律,可以通过测试不同固化过程中异氰酸酯和脲基的含量,并以官能团含量变化来表征。本文采用FTIR对单组份聚氨酯材料7 d的吸光度进行测定,并与其初始状态(0 d)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本文采用峰面积比法来研究官能团含量变化。
图2 2种聚氨酯0 d与7 d的红外光谱图对比
Figure 2 Comparison of infrared spectra between 0 d and 7 d of two kinds of polyurethane
由图2和式(1)、(2)对比分析可以得出,2 265 cm-1处的异氰酸酯伸缩振动峰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吸光度变小。由式(2)看出有脲基的生成,并且2种单组份聚氨酯的红外光谱图中,1 642 cm-1处有新物质产生。因为1 599 cm-1处的苯环不参与反应,所以采用其作为参考基团[13-14]。采用峰面积比法计算,即异氰酸酯指数为异氰酸酯(2 265 cm-1)和苯环(1 599 cm-1)的吸收峰面积之比,脲基指数为脲基(1 642 cm-1)吸收峰面积与苯环(1 599 cm-1)的吸收峰面积之比,分别表征异氰酸酯和脲基含量。
为了模拟混合料中结合料与集料的黏结状态,制备4 cm×4cm、10 cm×10 cm的石料/橡胶-聚氨酯-石料/橡胶黏结体系[15-16],黏结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集料与结合料黏结模型
Figure 3 Aggregate and binder adhesion model
2.3.1 拉拔试验
采用拉拔试验测定不同固化时间下黏结体系的拉拔强度,测试仪器为万能材料试验机,需要提前24 h将试件黏到方形拉头上,如图4所示(图4中是拉拔试件自然固化状态、加载过程及石料黏结体系拉断后截面),加载速率为50 mm/min,拉拔强度为
(3)
图4 不同单组份聚氨酯的拉拔试验图
Figure 4 Pull-off test diagram of different monocomponent polyurethane
式中:Fpull是拉力,kN;Acontact是接触面积,cm2。
2.3.2 剪切试验
剪切强度采用剪切试验测试,加载设备为万能试验机,使剪切试件在剪切作用下从界面相分离,剪切面上受到最大的力就是剪切应力[17-18],试验过程如图5所示,加载速率为10 mm/min,剪切强度为
(4)
图5 不同单组份聚氨酯的剪切试验图
Figure 5 Shear test diagram of different monocomponent polyurethane
图6是不同固化时间下,单组份聚氨酯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从图6可以看出,PU-I和PU-II的异氰酸酯指数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脲基指数则相反。固化4 d后,PU-I和PU-II的异氰酸酯指数和脲基指数均稳定,且4 ~7 d 的PU-I的异氰酸酯指数和脲基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2%,PU-II的异氰酸酯指数和脲基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2%,变异系数在0~15%之间,属于小变异,说明这2种单组份聚氨酯材料达到完全固化状态。
图6 不同固化时间的单组份聚氨酯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Figure 6 FTIR results of monocomponent polyurethane after different curing time
图7是PU-I、PU-II聚氨酯材料3种黏结体系拉拔强度的对比,从图7中可以看出,拉拔强度随着固化时间增加有逐渐增长的趋势。通过对比PU-I、PU-II对石料和橡胶的黏结性能的优劣,发现PU-I对橡胶具有较好的黏结性能,PU-II对石料具有较好的黏结性能;从3种聚氨酯黏结体系来看,石料-聚氨酯-石料界面间的拉拔强度最高,其次是橡胶-聚氨酯-石料界面,橡胶-聚氨酯-橡胶界面的拉拔强度最低,这可能是因为橡胶材料的表面平整光滑,且气密性较好,导致聚氨酯材料无法与空气接触,固化较慢。
图7 PU-I和PU-II黏结料3种黏结体系拉拔强度的对比
Figure 7 Comparison of pull-off strength of three adhesion systems of PU-I and PU-II binder
图8是PU-I、PU-II聚氨酯材料3种黏结体系剪切强度的对比,由图8可知,剪切强度在2~7 d内逐渐增大。从对骨料的黏结性能来看,PU-II对石料的黏结性能较好,2种单组份聚氨酯材料对橡胶材料的黏接性能类似。通过对3种单组份聚氨酯黏结体系的对比得出,石料-聚氨酯-石料体系的剪切强度最高,而石料-聚氨酯-橡胶体系的剪切强度最低。橡胶-聚氨酯-橡胶界面之间的黏结强度高于石料-聚氨酯-橡胶界面,影响因素有很多:①石料和橡胶材料是2种不同的材料,2种材料中间存在界面过渡区的问题;②不同于橡胶-聚氨酯-石料界面,橡胶-聚氨酯-橡胶界面有很好的抵抗变形能力,能承受更大的剪切力作用。
图8 PU-I 和 PU-II黏结料3种黏结体系剪切强度的对比
Figure 8 Comparison of shear strength of three adhesion systems of PU-I and PU-II binder
(1)固化4 d后,PU-I和PU-II的异氰酸酯指数和脲基指数变化较小,且4 ~7 d的PU-I的异氰酸酯指数和脲基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2%,PU-II的异氰酸酯指数和脲基指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2%,变异系数在0~15%属于小变异,说明这2种单组份聚氨酯材料在4 d左右达到完全固化状态。
(2)0~7 d聚氨酯黏结体系的拉拔、剪切强度都逐渐增大(0~2 d试件黏结力很小,无法通过这2种方法测得)。因为拉拔、剪切试件固化过程中,单组份聚氨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小,影响了其固化速率,所以固化4 d后,3种聚氨酯黏结体系的拉拔、剪切强度随着固化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
(3)在聚氨酯的3种黏结体系中,石料-聚氨酯-石料黏结体系的拉拔、剪切强度优于另外2种黏结体系;橡胶-聚氨酯-橡胶界面的拉拔强度最低,而石料-聚氨酯-橡胶黏结体系的剪切强度最低。说明聚氨酯混合料内部石料-聚氨酯-石料界面较为稳定,橡胶-聚氨酯-橡胶界面、橡胶-聚氨酯-石料界面更易发生强度破坏。
[1] CONG L,YANG F,GUO G H,et al.The use of polyurethane for asphalt pavemen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a state-of-the-art review[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9,225:1012-1025.
[2] 孙铭鑫.聚氨酯空隙弹性路面混合料的性能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3] CHEN J,YIN X J,WANG H,et al.Evaluation of durability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 porous polyurethane mixture in porous pav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88:12-19.
[4] OLEJNIK A,GOSZ K,PISZCZYK L.Kinetics of cross-linking processes of fast-curing polyurethane system[J].Thermochimica acta,2020,683:178435.
[5] REEGEN S L,FRISCH K C.Catalytic effect of urethane groups on reaction of alcohols and isocyanate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1:polymer chemistry,1966,4(9):2321-2322.
[6] SMITH H A.Effect of urethane groups on the reaction of alcohols with isocyanate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1:polymer chemistry,1968,6(5):1299-1306.
[7] HE Y,ZHANG X Y,ZHANG X F,et al.A recycling model of excess toluene diisocyanate isomers in the preparation of polyurethane prepolymer[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3,127(3):2176-2183.
[8] 季节,索智,文博,等.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2015,28(7):25-30.
[9] BASSE ASPLUND J O,BOWDEN T,MATHISEN T,et al.Variable hard segment length in poly(urethane urea) through excess of diisocyanate and vapor phase addition of water[J].Macromolecules,2006,39(13):4380-4385.
[10] 胡孝勇,陈薇,郭祀远.HDI缩二脲聚氨酯固化剂合成与残余HDI的分离[J].涂料工业,2008,38(10):45-46,49.
[11] BAZMARA B,TAHERSIMA M,BEHRAVAN A.Influence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and synthesized polyurethane additive in 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8,166:1-11.
[12] 赵永利,顾凡,黄晓明.基于FTIR的SBS改性沥青老化特性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11,14(5):620-623.
[13] 张国宝,赵根锁.醚/酯共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化学组成研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7,18(4):70-75.
[14] 张磊.煤沥青基中间相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15] 季节,马榕达,郑文华,等.TLA和DCLR对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1):54-61.
[16] 袁峻,董文姣,钱武彬,等.基于超声波的沥青-集料粘附性试验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5):1388-1391,1396.
[17] 豆莹莹,魏定邦,李晓民,等.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衰减机理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9,22(5):771-779.
[18] 侯航舰.沥青粘结层抗剪强度试验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27(3):38-41,58.